今天是:

全文搜索

繁體中文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工作建议 > 工作建议条目
发表日期:2017-09-20 字号:[ ]
关于加快全区农业品牌建设的建议

近年来我区农业发展成效显著,农业现代化水平连续多年保持全省第一方阵,以南京白马国家农业科技园、溧水傅家边农业科技园为主要载体的现代农业区域化布局基本形成。但我区农业发展仍存在农业技术含量不高、农业产业组织发展缓慢、农业资源不足等问题,尤其是缺乏叫得响的农业品牌,使农业面临产品多、品牌少,普通品牌多、知名品牌少,产量大、附加值低的困境,导致农产品竞争力不强、农业可持续发展缺乏后劲。如以水产螃蟹而言,我区石臼湖的螃蟹品质不输阳澄湖和固城湖的螃蟹,但由于后者的品牌更有竞争力,导致产品的市场价值更高、销售渠道更广;以果类蓝莓而言,我区是国内最大的蓝莓生产基地之一,但南京主城区内销售的蓝莓却主要是外地产品。

品牌是市场的通用符号,是构成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。知名农业品牌的多少,往往决定着一个地区的农业发展水平和综合竞争力。近年来,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,各地对农业品牌的建设更加重视,纷纷采取举措,其中浙江省丽水市“丽水山耕”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创建经验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借鉴。

丽水是个“九山半水半分田”的地级市,农业物产丰饶,经过多年发展,形成了九大主导产业,其中许多产业驰名全国,但品牌过多过滥,难以形成合力,不利于丽水农业整体形象的打造。丽水意识到,实施品牌化,不仅仅要引导生产主体创品牌,更需要政府直接参与创品牌。为此,他们邀请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策划,在尊重文脉、整合创新的基础上,经过多轮论证、票选,最终创意而出一个覆盖全市域、全品类、全产业链的区域公用品牌“丽水山耕”。并在品牌的基础上,成立专门的农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负责品牌运营,进一步构建起一套比较科学、完善的“母子品牌”运行模式。

20149月,“丽水山耕”正式亮相后,在政府强力推动下,迅速在浙江及周边省市叫响,丽水的农产品以统一的品牌形象面向消费者。通过不断提升母品牌“丽水山耕”的影响力,以“母鸡带小鸡”的方式,实现子品牌产品溢价,不仅让好产品卖上好价钱,而且带动了全区域“生态精品农业”发展,走活扩大农产品有效供给之路。创牌不到两年,“丽水山耕”声名鹊起,目前加入其中的当地农业企业有142家,涉及当地9大农业主导产业,至今实现销售逾11亿元,产品平均溢价30%以上。综观浙江省丽水市“丽水山耕”品牌的创建过程,主要有以下做法和特点:一是开创了区域公用品牌的全新建设模式。在保留原有的品牌基础上,由政府建立覆盖全区域、全产业的农业品牌,将此区域公用品牌作为单一母品牌。二是制定了品牌管理服务工作机制。丽水市委、市政府作为品牌建设中战略决策的制订者,品牌经营的监管者,品牌传播的推动者;农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作为品牌的经营主体,统筹协调各部门、各级生产主体、子品牌经营者等,构建品牌建设的集中服务平台。三是建立了完善的品牌运营体系。一方面,运用政府宣介推广品牌的独特优势举办各类活动,不断提升“丽水山耕”品牌影响力。另一方面,从农产品供给侧的各个环节与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,形成市场化全产业链农业公共服务体系。

“丽水山耕”品牌的创建和运营经验模式对于我区打造农产品知名品牌、提升农业竞争力、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。目前,高淳区已经借鉴丽水模式,聘请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策划品牌,以进一步提升高淳农产品的品牌影响力的产品竞争力。因此,就加快我区农业品牌建设提出如下建议:

1、打造区域公用品牌。聘请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或类似智力机构,结合我区农业产业化优势和农产品特色,加快策划创建极具溧水特征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。

2、加强品牌运营管理。成立类似于城投集团、商旅集团的农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,或在商旅集团下成立子公司,专门负责区域公用品牌运营和推广工作。

3、完善质量监管体系。着力构建保障品牌质量和信誉的标准化生产、管理和监控体系、农产品质量体系,完善农产品质量承诺和售后质量问题先行赔付制度,保障和提升品牌品质。

4、强化对外宣传推介。整合区内资源,拓展传播渠道,实施精准宣传,建立区域品牌和企业品牌“双品牌”营销体系,扩大市场份额,提升品牌知名度。

  打印本页
关于我们 | 隐私条款 | 免责声明 | 联系我们 | 站点地图
主办:南京市溧水区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 苏ICP备05030471号-1
网站标识码:3201170033  

苏公网安备 32011702000156号

技术支持:北京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:
电话:025-57212795